
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电(记者王鹤)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特斯拉Cybercab无人驾驶电动车、中国企业造型各异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是全场热度较高的打卡地。eVTOL制造商沃兰特航空与神州租车在进博会上的一场短暂合作签约释放出一个重磅信号:当地上跑的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与低空“飞的”eVTOL走向融合,新“空地联运”蓝图开始显现,“科技感”十足的三维立体出行时代正加速从概念走向现实。
进博会释放Robotaxi+eVTOL联运出行新趋势
据介绍,在产品整合层面,神州租车平台将面向用户开发“地面租车+空中通勤/观光”综合解决方案,构建城市空中交通(UAM)网络,同步探索适时采购沃兰特eVTOL航空器组建规模化运营机队,打造未来空中出行服务体系。双方还将在核心城市布局“神州”品牌的低空起降平台,建立涵盖旅客服务、空地联运的低空起降设施运行标准,以及“空地联运”服务标准与运营规范。
今年10月,沃兰特eVTOL产品“VE25-100天行”在四川自贡试飞基地成功完成了首轮有人驾驶操纵试飞。沃兰特联合创始人、总裁黄小飞告诉记者,未来,用户可乘坐神州租车的Robotaxi抵达换乘枢纽,转乘eVTOL快速到达目的地,实现一键下单的“空地联运”。
图为沃兰特航空在进博会上展出的eVTOL产品“VE25-100天行”(记者王鹤 摄)
小鹏汽车日前宣布2026年将推出三款Robotaxi车型,并将Robotaxi接入高德出行平台。除了现有的汇天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小鹏还发布了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说:“坐汇天飞机到园区,再坐上无人驾驶的小鹏汽车到发布会会场门口,这个很酷的出行方式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未来出行。”
就在两个月前,吉利旗下的两家企业曹操出行与eVTOL制造商沃飞长空宣布合作。曹操出行方面表示,未来出行的典型场景是用户在出行App输入上车点和目的地,系统依托AI算法为用户规划“天地空一体化”的最优路径。通过“一个平台”“一次下单”“一趟行程”,就能实现Robotaxi+eVTOL的高效联运。
曹操出行还将通过与卫星制造企业时空道宇合作,将低轨卫星通信与厘米级高精定位技术应用于Robotaxi的管理与运营,让空中卫星赋能立体出行。
“我们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叠加,而是构建城市三维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探索。”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说,“低空+专车”一站式出行服务,将带来更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共享出行历经十余年高速发展,正进入以Robotaxi为核心的3.0阶段。”曹操出行执行董事兼CEO龚昕认为,空天地一体化蓝图是对未来的前瞻性规划,以构建起无缝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
图为曹操出行与沃飞长空签约现场(受访者供图)
货运先行先试 三维立体出行时代不远了
新型交通工具的应用往往是货运先行,而后逐步扩展到客运,无人驾驶和eVTOL亦如此。
在货运领域,无人驾驶物流车Robovan+eVTOL已经开始试点。
9月,峰飞航空集齐“适航三证”的2吨级大型货运eVTOL载着200公斤新鲜蓝莓汁及快递件,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飞至合肥市瑶海区,完成跨城低空无人货运飞行。
在瑶海区卸货后,现场停放的两辆白犀牛无人物流车接力转运蓝莓汁,配送至客户处,实现了eVTOL+Robovan在物流场景上的协同。
据透露,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未来还将训练人形机器人用于这一航线的搬卸运输,创造城际物流“车-机-人”协同的全空间场景。
图为峰飞航空货运eVTOL将农产品从安庆市怀宁县运至合肥市瑶海区后,白犀牛无人物流车在地面接力转运(受访者供图)
城市立体货运时代已来,立体出行时代也不远了。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韩科表示,当前,低空经济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空中交通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用户是否选择低空出行,‘最后一公里’接驳的便利性是重要影响因素。一站式无缝换乘模式能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公众对低空出行的接受度,进一步推动城市空中交通从概念走向规模化商业落地。”
从政策角度看,2021年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今年9月,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明确将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提出建设“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推动5G、卫星通信等技术与交通网络融合。
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培育全空间无人体系,推动海陆空协同应用场景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将立体交通的内涵从传统运输方式协同,拓展至“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的新维度,鼓励多种新型交通工具共同构成的、智能协同的未来交通网络。
山东理工大学教授张铁柱此前表示,低空经济与车辆智能化深度融合,是“双轮驱动”交通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通过技术协同、场景互补(空地接驳、应急联动)和系统重构,突破单一领域的技术瓶颈,将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智慧交通新范式。
中国航空学会应急救援分会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首席专家吴希明认为,未来的城市交通将呈现立体化格局。这种变革不仅是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更是整个城市运行方式的革新,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盛鹏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